“四经普”我市基本单位状况分析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统计局发布时间:2020-08-13 08:02
字号:下载我要纠错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和深化,我市法人单位数量增加明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事第三产业人数增多,行业分布更趋均衡,企业法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加固,内资企业占据主导,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一、单位总量增加,法人单位增长快
    201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7693个,其中:单产业法人单位36585个,多产业法人单位1108个。全市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45319个。与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寿县已按2018年区划同步调整,下同)相比,法人单位增加19622个,增长108.6%,五年来年均增长15.8%;产业活动单位增加19809个,增长77.7%,五年来年均增长12.2%(见表一)。



    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占比高,从事第三产业人数多
    2018年末,在全市从事二、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所占比重分别为25.6%和74.4%,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比重高出第二产业48.8个百分点。与2013年末相比,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比重提高了1.8个百分点。2018年末,全市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占46.9%,第三产业人员占53.1%,与2013年末相比,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比重提高了10.9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减少28121人,下降8.2%;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增加104210人,增长41.7%。
    三、行业分布更趋均衡,部分行业增速明显
    2018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除采矿业外,各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从总量看,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全部法人单位比重分别为25.3%、17.4%、13.2%(见表二),排名位次与2013年三经普排名前三行业一致,不同的是比重位次由原 “三、二、一”调整为“一、二、三”。三行业占比之和为55.9%,与2013年末相比,下降4.4个百分点。
    从增速看,增速较高的有五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424.1%、404.5%、274.4%和230.5%、227.4%。增速较低的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分别增长15.8%和5.4%。




    四、企业法人占比提高,企业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和营商环境的逐步优化,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从法人单位的机构类型来看,企业法人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2018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28398个,比2013年末增加17345个,增长156.9%,企业法人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市法人单位增速48.3个百分点。企业法人单位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从2013年的61.2%提高到2018年的75.3%,提高14.1个百分点。
    机关、事业法人单位2858个,比2013年末增加413个,增长16.9%,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比2013年末下降5.9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6437个,增加1864个,增长40.8%,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比2013年末下降8.2个百分点。



    五、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内资企业占据主导
    从企业法人单位的登记注册类型看,2018年末,内资企业法人单位28351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99.8%,比2013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见表四),占据企业法人的绝对主导地位;港澳台商及外商投资企业47个,占全部企业法人比重0.2%。内资企业中,国有和集体企业349个,占全部企业法人比重1.2%;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9700个,占全部企业法人比重34.2%;私营企业18265个,占全部企业法人比重64.3%。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