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全市高新技术工业经济运行简析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统计局发布时间:2021-05-20 09:05
字号:下载我要纠错收藏

    1-4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居全省第16位;总量占全省比重为2.3%,居全省第14位。增速、总量在全省位次双双靠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
    一、行业覆盖面窄。1-4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涉及企业(以下简称“高新企业”)281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26.4%。从企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六大行业,上述六大行业的高新企业189户,占全市规模以上高新企业的67.3%;从增加值总量看,上述六大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的73.6%;从拉动力看,上述六大行业共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增长22.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无论是从企业数看,还是从总量看,还是从拉动力看,全市高新企业主要集中上述六大行业,覆盖面窄。
    二、县区发展不平衡。从企业数看,1-4月,舒城县高新企业51户,金寨县50户,开发区50户,霍山县42户,金安区39户,裕安区28户,霍邱县16户,叶集区5户,企业数最多的舒城县比最少的叶集区多46户。从总量看,开发区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27.7%,舒城县24.7%,金寨县14.2%,霍山县13.5%,金安区9.2%,霍邱县5.8%,裕安区4.3%,叶集区0.6%,占比最高的开发区比最少的叶集区多27.1个百分点。从拉动力看,舒城县上拉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增长7.8个百分点,开发区上拉5.2个百分点,霍山县上拉4.8个百分点,金寨县上拉4.3个百分点,金安区上拉2.1个百分点,裕安区上拉1.6个百分点,叶集区上拉0.4个百分点,霍邱县下拉9.9个百分点,拉动力最强的舒城县比最弱的霍邱县多17.7个百分点。
    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1-4月,全市高新企业281户,远少于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全省前3位的合肥市(1112户)、芜湖市(942户)、滁州市(820户)。企业户均产值5492万元,低于合肥市(1.8亿元)、芜湖市(1.1亿元)、滁州市(7700万元)。全市高新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易受个别企业影响,如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1-4月该企业下拉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增长10.2个百分点,是我市高新技术工业增速不快的主要因素。从效益看,我市多数高新企业以加工组装为主,利润率较低,处于价值链中低端。1-3月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0%,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当前,外部环境和疫情变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高新技术工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但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和一系列发展纲要规划的实施,高新技术工业将迎来发展机遇。为此,一要科学谋划行业布局。构建2-3个行业为主导、多行业合理补充的协同发展局面,合理优化产业结构,避免单一发展带来的风险。二要帮扶企业做大做强。以产业规划为指导,鼓励传统行业企业向高新技术转型,同时加大对高新企业的帮扶力度,加快高新技术集群发展步伐,形成较强的区域竞争力。三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前沿高新企业,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低附加值产业,综合利用地域、市场、信息等特色资源优势,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