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河镇村乡村振兴工作队三年工作规划(2021-2024)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统计局发布时间:2021-11-23 15:21
字号:

根据六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六发〔20211号),以及市委组织部、市直工委、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发文《关于做好市直单位定点帮扶和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的意见》(六组通〔202133号)文件要求,全面推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河镇村位于舒城县城关镇西南郊,杭埠河中游北岸,马河口上游,南临杭埠河,距县城10公里。全村辖19个村民组,共有1174户,户籍4003人(2020年)。现有党员83人,设1个党支部和4个党小组。目前,在册脱贫户2768人,暂无新增重点监测户。

二、现状分析

当前,全村缺乏特色经济发展路径,可开发利用资源少,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处于全镇偏低水平,呈现:产业发展单一、集体经济单薄、内生动力不足的状态。

(一)地形地貌“三横二纵杭埠河,一泓池塘砂土地”

全村总面积3.92km²,主要交通为三横二纵贯穿其间的村道,已全部实现水泥硬化,杭埠河位于南侧,曾为主要的水路交通。河镇村居杭埠河北沿岸,地处洪区,为杭埠河冲积平原,土地平旷,含砂量大、不易水田作业。现有耕地面积2101亩,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52亩。

(二)人员状况“老、少、病、贫、教”

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村里到县城距离10公里左右,交通便捷,青壮年人口多数外出打工就业,村里留守人口特点突出:

1.人口结构。全村现有常住人口2555人,其中男性1266人,女性1289人;分年龄情况看,15岁及以下377人,占14.76%16岁至591513人,占比59.22%60岁及以上人口665人,占26%

2.脱贫户。全村按期脱贫户2768人。其中,低保2538人;残疾人1520人;孤儿补助11人。

3.信教徒。村里有基督教堂一座,目前有信基督教徒59人(未受礼27 人),其中男性8人,女性51人;年龄以50岁及以上(56人)为主体,其中60岁及以上人员有42人。

(三)产业类型“大豆白菜光伏电、萝卜花生油菜籽”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就业、劳务输出,村集体经济以“三棚三光伏”为主体:三个蔬菜大棚年租金8.55万元,三个光伏发电站收益19余万元,2020年村集体总收入27.6万余元。村主导产业以蔬菜、粮食和油料为主,其中2020年蔬菜757.15吨(278亩)、粮食115.1吨(255亩)、油料80.45吨(395.5亩)。蔬菜主要为白菜、萝卜、黄瓜、辣椒、茄子等,粮食多以大豆、玉米、冬小麦、马铃薯为主,油料则涵盖油菜籽、花生、芝麻。

三、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促进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任务期的努力,持续实施完成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确保到2024年末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有效进展,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年增长率20%以上。产业发展整体提升,相关产业特色鲜明,农业增加值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生态环境宜居宜业、全村基本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农业农村农民均衡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五、重点工作

()项目统筹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城关镇建设总体布局和要求,厘清发展思路,主动迎合对接,科学编制河镇村乡村振兴战略三年(2021-2024)行动规划。逐步健全完善村级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高端农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力争做到布局合理、资源共享,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重点结合国家、省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要求和产业项目梳理、申报、储备库建设要求,谋划好村级3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产业带动促进。突出在“农业产业类、特色产业类、生态产业类、城乡融合类和服务支撑类”等领域,健全完善一批村级补短板、增后劲、管长远、带动强的重点项目。即在现有产业项目基础上巩固提升一批,促使现有项目升级提档;对照文件要求梳理排查一批,健全完善村级项目储备库;发挥招才引智作用,吸引能人大户和成功人士回村发展带动一批。结合村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利用区位优势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利用沿河景观、田园景观等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和农家乐产业。

()基础设施提升。加大村级公路提质改造和安全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提升通村公路白改黑项目;打通最后一公里,畅通各村民组之间村级道路,修建完善4200余米村组道路建设,到2024年底,形成村主干道路进出通畅,硬化率达到100%;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依据杭埠河规划建设要求,积极做好河道治理、应急水源等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灌排工程体系,增强防汛抗旱能力。强化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群众饮用水品质,保障农民饮水安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生态环境保护。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生态保护,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土保持,重点做好杭埠河的治理保护;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注重生态红线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拓宽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全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加快完成厕所改建任务,做好垃圾集中清收处理和污水处理;实施乡村绿化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保持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乡村治理。按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将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与发展乡村产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塑造文明乡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有机结合。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体制机制;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带动群众全面参与;以自治建设规范村级组织事务,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以法治建设规范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通过加强农村法律服务,推动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力争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以德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文化和乡风文明引领,吸引更多村民参与乡村治理。

()乡风文明工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乡村道德模范、好邻居、好家庭等学习宣传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积极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全面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强化村规民约建设,树立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新风尚;加强对婚丧嫁娶等移风易俗的引导,倡导文明理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好村民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和农家书屋等阵地,引导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

()人才振兴工程。通过实施乡村人才振兴项目,培养、引导、锻造一支会农业、懂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利用村里现有能工巧匠,带动培育一批木匠、瓦匠等农村能工巧匠,让更多的农民能有一技之长。以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在返乡农民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挥好“双招双引”作用,鼓励引导一批能人大户、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参与乡村振兴。

()强基固本工程。结合村级党组织换届,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村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健全党员教育机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专题教育等,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担当自觉,不断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合作社,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村民民主管理和落实好村民自治,积极开展“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让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九)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程。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五年过渡期政策,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做好有效衔接,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不摘”政策要求,建立健全脱贫户和重点关注户的监测台账,开展常态化的监测预警,防止发生集体返贫现象。结合河镇村工作实际,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要求,建立跟踪帮扶和定期走访机制,进一步提升贫困户的致富能力,压实脱贫户的增收路径和途径,充分运用发展产业、教育医疗、公益岗位、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等政策,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不变,保持脱贫户收入达到当年国家现行标准要求,保持家庭收入持续稳定。

(十)定期监测和重点帮扶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常态化监测机制,重点摸排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生产生活情况,保持整体状态平衡。尤其是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要持续抓好排查预警,对符合监测标准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范围并开展帮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做到整体动态平衡。要按照城关镇关于开展脱贫户一季度走访一次,边缘户和监测户一月走访一次的要求,全面开展全村27户脱贫户的入户走访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突出抓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组织实施产业发展项目、促进乡村有效治理、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工作指导,统筹各方资源,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任务,确保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以“一抓双促”工程为抓手,认真履行“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主要职责任务。找准职责定位,切实做到面对矛盾问题不回避、不退缩,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三)增强资金管理。结合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统筹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进一步优化规范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监督等程序,切实加强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四)落实考核奖惩。按照省、市《关于选派干部管理办法》要求,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对照县乡乡村振兴工作考评机制,完善考评指标体系,层层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目标管理。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