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统计局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2024年,我们驻村工作队在城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统计局党组的悉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以“五大振兴”为抓手,与村“两委”干部团结一心,坚持扎根乡村谋发展,真抓实干求实效,助推村“两委”圆满完成好各项年度任务的同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一是加强业务学习,在强化履职能力上下功夫。通过参加市、县组织的选派干部集中培训、学习强国APP以及深入学习省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安徽省选派干部管理办法》、《安徽省驻村帮扶工作手册》等,不断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本领。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在强化党员队伍上下功夫。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交流等活动,宣传好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大战略,不断激发党员队伍的内生动力和工作热情,强化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年开展集中学习12次、专题党课4场。三是加强群众工作,围绕五大振兴上下功夫。通过村民(村民组长)、党员议事会、技能培训班,利用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场所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群众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切实把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二、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始终以乡村振兴法规为依据,落实好“四个不摘”要求,在继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各项帮扶政策有效执行。
(一)开展日常帮扶走访,对照排查动态监测。
今年以来,我们对本村27户脱困户2个重点监测户全部进行摸排走访全覆盖,及时掌握帮扶户的诉求和发展需求,认真落实低保、五保、大病救助、医保、银龄安康等惠民政策,确保他们收入不减少、思想不滑坡。通过全系统反馈信息进行定期开展走访排查,对可能因病因灾等家庭户出现的风险,及时纳入关注范围。结合村情实际,将政策兜底保障惠及更多特殊群体。目前全村享受低保对象102户121人,特困供养对象39户(集中供养2户),残疾人口106户114人(其中重度残疾69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人。
(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理清产业发展路径。
充分了解掌握村情概貌,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开展针对情况调研,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调整优化产业发展方向。一是走出去,加强调研学习。组织干部骨干进行产业调研学习。先后前往干汊河镇、五显镇等地,向兄弟乡镇、村,观摩取经,对接产业发展项目;二是请进来,不断完善方案。与村“两委”拟定发展规划,积极对接相关帮扶业务部门,并邀请专业技术骨干到村进行实地勘查、交流座谈,切实掌握产业发展全流程中的瓶颈、短板,不断改进、完善工作计划。村部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老村部改造规划中,经过反复论证,完善规划,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圆满完成。三是强发展,努力拓宽路径。结合帮扶产业发展“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部署要求,不断优化村产业和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如对老村部汽车配件厂、本村刘智飞、孔德稳等经营大户进行多次走访调研,了解养殖、豆腐加工类等个体作坊个体企业的规模、生产经营状况及未来可持续发展前景,对经营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协调。通过调研走访、多方联系,将老村部房产顺利盘活出租,为村集体每年增加2.2万元的稳定收入。
(三) 助力村“两委”工作,持续巩固拓展成果。
一是及时跟进沟通协调第八批工作队集体经济项目(128kw太阳能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10万专项资金及时到位,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修缮村内道路700多米,解决村民出行难题。安装太阳能路灯33盏,太阳能灯头47个,照亮了村民夜间出行的道路。
参与汛期防洪、医保政策缴费宣传、村疑似流失土地找回、抛荒地复耕种的检查督促、对村办工厂、基督教堂进行用电、气、水、防火安全检查及督查工作。对村上七里河小学开展持续帮扶,解决2025年学习报刊、杂志订阅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带头作用。协助村党支部夯实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基础,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法规文件学习,持续带好村骨干、党员、人才“三支队伍”,树立村“两委”班子按章办事良好形象,不断提升村民党员在振兴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工作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强化人才培育。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不断培育基层各类技术人才,通过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合理可行的发展规划,鼓励能人大户带头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三是加强环境整治,强化美丽乡村。以镇域规划方案为基础,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结合村域发展计划和民众诉求,不断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设。在完善主干道美化亮化的基础上,持续做好村民组路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人居环境常态化治理、农村垃圾清理、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实现渠道畅通、有效衔接、治理高效的整体格局。
四是加强文化建设,强化思想水平。围绕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群众开展理论宣讲,弘扬道德新风,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道德讲堂、普法宣传、送书下乡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村民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