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领跑全省 存在问题仍需重视——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统计局发布时间:2025-02-12 10:31
字号:下载我要纠错收藏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拼经济的关键举措,固定资产投资在年初负增长起步后,逐步企稳回升。在合武高铁的强力拉动下,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首位。

一、总体情况

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高于全省3.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分产业看,一产、二产、三产投资分别增长13.2%、19.6%、2.9%。三次产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5.4%、32.2%、62.4%。从投资三大构成看,建安投资、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增速分别为14.8%、3.9%、-19.0 %,占全部投资比重分别为79.6%、8.0%、12.4%。“十四五”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2%,据初步测算,高于全省年均增速6.5个百分点。

2024年全市投资增速一览表

                                                    单位:%


二、主要特点

1.基础设施引领全市投资增长。2024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8%,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个百分点,在四大领域中拉动作用最强(工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其他投资分别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个、-6.6个、1.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2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增速、位次均创年内新高。

在合武高铁的强力拉动下,全市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128倍。随着和襄高速进入建设高峰期,和襄高速支线、S20长丰至固始高速公路霍邱至皖豫界段项目、国道346霍山至英山绿色公路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全市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43.7%。

全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擦亮生态底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4倍,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36.2%,两大行业合计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9个百分点。从开工时间看,全市新开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项目个数分别较上年增加21个、17个;完成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6.1%、1.5倍。

2.工业投资增速跑赢全省。近年来,六安市全力加快工业强市步伐,在项目“谋划、调度、服务”上聚焦发力,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2024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6%,对全市投资贡献率为68.7%,增速高于全省6.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分别为-4.7%、14.4%、53.8%;占工业投资比重分别为1.9%、79.5%、18.6%。

从开工时间看,续建工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1.5%,新开工工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2.6%,分别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7.1个、12.5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1%,高于全省22.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在中煤六安电厂项目的带动下,全市新开工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79.0%。新开工工业项目投资增速高于全部工业投资增速,为工业投资稳定增长提供一定支撑。

从项目规模看,全市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0%。亿元以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分别为-2.1%、18.1%、53.0%。全市1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1.5%,其中,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3个,较上年增加11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4.3%。

3.新入库项目完成投资增速快于全市。投资项目较四上企业而言,在库周期短,进退库频繁,每年的新入库项目对投资增长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2024年,全市新入库项目1345个(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下同),较上年增加6个,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7.2%,个均项目计划总投资突破亿元,同比增长26.7%,新入库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8个百分点,占全市固投总量的37.6%,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2024年,新入库一产投资项目232个,较上年增加15个,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39.5%,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9%,拉动全市一产投资增长5.7个百分点。新入库工业项目474个,较上年增加3个,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9.8%,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8.7%,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2.1个百分点。新入库三产项目639个,较上年减少12个,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3.4%,完成投资同比下降0.4%。

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建设,新动能不断涌现。2024年,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2.3%,高于全省43.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0.8%;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55.4%。投资额排名前三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业、医药制造业完成投资分别增长33.5%、159.5%、40.7%。

2024年,全市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2.2%,快于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速17.8个百分点,对工业投资贡献率为69.7%。装备制造业的八大行业中,除专用设备制造业外,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投资额排名前三的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分别增长52.2%、12.9%、26.6%。

5.集中开工项目开工率、纳统率居全省前列。2024年,全市四批集中开工项目103个,开工率100%,并列全省第1位,高于全省平均开工率1.7个百分点。全市四批集中开工项目中已纳统102个,纳统率99.0%,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纳统率4.6个百分点。除金安区1个项目未纳统外、其余县区纳统率均为100%。

三、存在问题

1.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低于全省。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而实施工业技改投资是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24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2%,增速低于全省1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从三个门类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技改投资增速分别为-27.2%、12.7%、4.6%。从开工时间看,新开工技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1.3%,续建新开工技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9.4%。分县区看,舒城县、金寨县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增长-25.7%、2.9%。

2.部分三产行业投资负增长。2024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5.2%,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6.6个百分点,降幅高于全省1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从施工面积看,全市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5.4%,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8%。2024年,除房地产业外,完成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三产行业中,商务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8.5%,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下降10.7%,教育业投资同比下降18.4%,卫生业投资同比下降41.3%,四个行业合计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2.7个百分点。

下一步,建议持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投资增长点,持续发挥投资在稳经济中的关键作用。加强政府政策导向和扶持力度,用足用活技改投资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精准施策稳定房地产市场,通过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放宽贷款条件、发放购房补贴等方式,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尽快扭转房地产投资下滑势头。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