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发展稳步拓进 存在隐忧不容忽视——2024年全市建筑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分析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统计局发布时间:2025-02-19 17:03
字号:下载我要纠错收藏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筑业企业总体规模继续扩大,经营状况持续改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但受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筑市场需求不足等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

    一、总体经营情况

   (一)总产值连续三年突破300亿。2024年,全市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582户,同比增加69户。建筑业产值总量连续三年突破300亿,当年完成总产值378亿元,同比增长6.6%,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

    从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建筑工程产值324亿元,同比增长8.2%,占建筑业总产值的85.7%。安装工程产值21.9亿元,同比下降0.4%,占建筑业总产值的5.8%。其他产值32.1亿元,同比下降2.7%,占建筑业总产值的8.5%。

    从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发挥“压舱石”作用。2024年,全市建筑业四个行业大类中,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273.5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上年5.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总产值增长7.6个百分点。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72.3%,高于上年2.8个百分点。

    (二)企业增长后劲足。2024年,全市建筑业企业签订全部合同额556.7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上年同期10.5个百分点。其中,新签合同额312.3亿元,同比增长12.5%,占签订全部合同额的比重由2023年的55.2%提升至56.1%。新签合同额较快增长为企业后续生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24年,全市59家企业积极开拓省外市场,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产值39.4亿元,同比增长7.7%,高于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1个百分点。

 

    (四)国有控股企业活力迸发。2024年,全市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29.3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高于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平均水平20.1个百分点,对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6.3%,拉动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长1.7个百分点,高于上年0.8个百分点。

    (五)民营建筑业擎起行业大梁。2024年,按照最新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标准口径计算,全市民营建筑业企业529家,较上年增加59家,占全市企业数的90.9%。民营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56.7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速1.1个百分点。

    (六)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装配式建筑业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实现方式,2024年,全市实现装配式建筑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0.9倍,标志着我市建筑业加速推进转型升级。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特、一级资质企业产值负增长。受房地产行业调整态势延续影响,2024年,全市67家特、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59.5亿元,同比下降1.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产值负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安徽紫荆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振兴建设有限公司、安徽圣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天成建设有限公司等4家负增长企业合计拉动总产值负增长6.8个百分点。

    (二)企业经营承压较大。2024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3.0亿元,同比下降8.9%,低于上年11.2个百分点。营业成本280.3亿元,同比下降8.5%,低于上年11.1个百分点。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92.5%,高于上年0.8个百分点。高成本直接挤占企业的盈利空间。利润总额5.2亿元,同比下降37.2%。应收账款155.5亿元,同比增长12.9%,占营业收入比重51.3%,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较大。

    (三)从业人员人数下滑,技术创新资源不足。2024年,全市直接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均人数9.2万人,同比下降20.6%,全市工程技术人员1.2万人,同比下降17%,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资源削减,建筑业技术创新资源不足。

    (四)市场需求不足,施工面积负增长。在房地产业调整态势延续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直接影响到建筑业企业的生产运行。2024年,房屋施工面积132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8%,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4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5%。

    三、意见建议

    一是助力房地产市场回暖,带动房屋施工相关产业。房屋建筑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与建筑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加大《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贯彻落实力度,充分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不断加强高品质住宅部署,进一步加强房地产项目全周期监管,严格执行房屋质量验收标准,推动建筑房屋施工行业协同发展。

    二是持续加大对本地企业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进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发挥企业互联纽带作用。鼓励本地企业做大做强、资质升级增项,提升建筑业企业现代化程度。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本土建筑企业与外地建筑企业构建战略合作平台,提升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外埠市场。

    三是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提升建筑业行业水平。工程拖欠款问题对我市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建议继续加大工程欠款清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建筑市场信用惩戒机制、规范建筑市场和信用体系,优化建筑市场营商环境,为建筑业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建筑业需紧跟时代步伐。建筑业企业要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在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设备以及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人力资源投入,降低成本,提升质量。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建筑业企业向绿色化转型,促进全市建筑业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标签:
关联信息